博鱼新春走基层|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合”力兴农 激活乡村产业动能
博鱼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1日电(记者恩浩)“去年水稻收割不久后就被合作社收购了,这几天正在统计订单农户需要的水稻种子数量,我想今年再种200亩水稻,大概得预订2000斤稻种。”说起参与合作社订单种植的好处,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水稻种植户王旭东乐得合不拢嘴。
王旭东所在的合作社是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单,秋收时直接到农户家收购,既解决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又推动了全镇稻米种植产业增产增收。
图为工人在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车间内工作。新华社发(梁子晶 摄)
“过去,分散的农户面对如何种、如何卖等难题,往往力不从心。如今,我们将分散的农户凝聚起来,以入股形式发展订单农业。”乌兰浩特市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曾庆春说,在耕种前,合作社会精心挑选适宜本地生长环境的优质稻种,分发给农户。“种植全程提供统一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播种、管理和收割的‘五个统一化’服务。”
通过“化零为整”,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农户技术难题,还整合资源,为农户争取到优惠的信贷政策,并凭借与多家企业签订的订单,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保护价统一收购水稻,为农户收益兜底。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通过合作社联农带农,有效解决了2000余户农户面临的技术、资金、市场等难题,订单面积达2万余亩,每亩增收至少100元,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合作社带来的实惠。
图为呼斯勒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烘干及仓储设施。新华社发(王晓圆 摄)
粮食收储,关乎农户一年的辛勤成果。乌兰浩特市依托专业合作社开展代清理、代检测、代烘干、代存储、代销售的粮食收储“五代”服务。
在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呼斯勒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机器隆隆作响,粮食被送入烘干机。种植户孙海涛站在一旁,难掩喜悦:“以前收粮最怕阴雨天,粮食一旦受潮发霉,损失惨重。现在通过‘代烘干’服务,每斤粮食还能多卖一毛钱。”孙海涛给我们算了笔账,他家今年种了80亩地,靠烘干这项服务直接增收近1万元。
“五代”服务,不仅解除了农户粮食收储的后顾之忧,实现节粮减损,还显著提升了粮食附加值。2024年,这项服务已辐射乌兰浩特市500余户农户,惠及1.3万余亩耕地,平均每户增收最高达2万元,已成为乌兰浩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图为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制作羽毛工艺品。新华社发(王天琪 摄)
除了传统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产业在合作社带动下同样生机勃勃。走进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精美的孔雀羽毛头饰、胸针、耳环、粘贴画等工艺品琳琅满目,不少顾客正在选购。在培训教室,一场孔雀羽毛工艺品制作培训也正在进行。
据了解,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的技能培训已惠及3400人次,其中包括700名残疾人,辐射至全盟3个旗市、27个嘎查村和社区。培训后,590人取得工匠技能证书,其中200余人成立蒙雀合作社家庭工作室,承接羽毛饰品代加工。“合作社免费提供原材料,签订协议回收成品、统一销售。”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海燕说,如今,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年营业额达300万元,参与农户的增收渠道也被拓宽,社员每年分红从1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查看详情 +